汾州银饰 涨知识了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转载《汾州乡情》

作者: 郝大廉


汾阳是春秋时期我国较早设立的县邑之一,是晋商文化的发源地。特别是明清时期,这里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生活富裕,人们把银饰文化作为时尚追求,用银饰装点自己,用银饰美化生活。


流传于汾州的银饰,大致可分为六类:头饰、项饰、胸饰、首饰、腰饰、足饰等。从古至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有佩戴银饰的风俗和习惯。即使是一些贫苦人家,也要给子女佩戴一两件小小的银饰,让他们粘粘金银的福气,祈望将来有个好日子。可以说,银饰文化光顾着千家万户,伴随着人的一生。


人们最先享受银饰文化应该说是从婴儿开始的。孩子刚刚出生,祖母和外婆欣喜之外,第一件事就是争相给小孙孙赠送一些银饰小件,如是男孩,就送一件银牛牛或银羊羊,希望孩子长的像牛一样壮壮实实,像羊一样洋洋得意。如是女孩,则送一件银饰男童,小男童还刻意安着一个小鸡鸡(俗称伴人),寄托来年引来一个小弟弟,以传宗接代,光宗耀祖。





如婴儿彻夜啼哭不止,大人们就求一个“倒吊毛驴”小银饰,用红布包起来,挂在顶棚上,口念咒语:,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吊起这个毛鬼神,不让孩子受悽惶。”意即蹄跟啼是谐音,把毛驴的蹄子捆住,就能制止孩子的啼哭。


孩子过第一个生日时,仪式特别讲究,长辈亲友除送一些衣物、玩具、食品外,最主要的是送各种银饰,如:“手链链”“足锁锁”(俗称手索索,足掺掺)寓意把孩子圈住、锁住,保佑平安。长辈们给孩子戴银饰时,念念有词,“戴上我的手链链,连住爹爹连住娘”“戴上我的足掺掺,宝贝疙瘩登天天。”


有的地方还流传着一种“抓周”的风俗,就是孩子过生日时,炕上摆放着书卷、算盘、剪刀等三样银饰,让孩子自由抓取,如最先抓到书卷预示其将来必定读书做官;抓到算盘,则必定招财进宝;抓到剪刀日后必定是个能工巧匠。


小宝宝学会走路了,整天蹦蹦跳跳,妈妈们就在孩子的小鞋上缀一圈小小的银饰铃铛,孩子走起路来闪闪发亮,叮当作响。这不单单是一种装饰,还是母子间的联络信号,当铃声叮当作响时,妈妈就知道孩子正在玩耍着,听不到铃声时,妈妈知道孩子走远了,赶紧出来呵护。


孩子渐渐懂事了,所佩戴的手链随之更新,其寓意更加丰富。这里着重介绍这样一件手链:它上面坠着多种饰物,有牛犊、石榴、佛手、簸箕、面瓢等,很有民俗风情。


如家有老牛,吃穿不愁;佛手福寿,多福多寿:面瓢在手,越盛越有;金簸箕、银簸箕、簸去粗糠吃细米。




孩子过第三个生日时,长辈们最神圣的任务就是给孩子戴长命锁,长命锁上部为项链式,下部为坠饰物,形状有元宝、锁子、荷包、宝鼎等。形制有单片形和双面形两种,单片银锁,厚薄各异,大小不等,有的大如手掌,有的小如指头;双面银锁,中空、由两片焊接而成,分正反两面,均有装饰,一面为吉祥文字,如长命百岁、多福多寿、五子登科等。一面刻有花卉、人物、瑞兽等。


给孩子戴长命锁的仪式十分隆重,先让孩子端坐在红褥上,由长辈中德高望重,多子多福的长者,手捧银锁向天地三叩后,双手将银锁挂在孩子的胸前,默念吉语,祈福孩子平平安安、长命百岁。


还有一种较大的长命锁,由一个碗口大小的项圈、一个手掌大的银锁和坠着的十多件饰物,如:小鞋、官印、狮子、老虎、水桶、果实等组成,由于体积大,分量重,一般不常佩戴,只在喜庆的日子里,挂在胸前,显示其荣华富贵。


长命锁流传很广,直至现在还很盛行,随着时代的发展,它的文字和纹饰也有变化。如抗美援朝时,有这样一件银锁出现,正面錾有“保家卫国”四字,。,出现了“丰产丰收”“增产节约”等字样的银锁。甚至有人在原来的单片银锁上,。




纯银手饰,如手镯、戒指、耳环这三样银饰,是年轻女子的挚爱选择,它不仅是一种装饰,也是爱情的信物,更是女子出嫁的陪嫁礼品。


手镯古称“腕环”,是戴在腕部的环形装饰品,古时男女通用,后来逐渐演化成女性独有的专用品。明清时期,流行于我县的手镯风格各异,工艺精美,常见的手镯有三种;第一种为银片模压,既有祥禽瑞兽,琴棋书画,十二生肖等;第二种为圆扁形,中空或实心,工艺复杂一些,有雕花、镂空、烧蓝、累丝等:第三种是银镯中景精美的一种,由银条编排穿插构成,并镶嵌多种宝石。


戒指,是套在手指上的环形饰物。古称“指环”“桶箍”,常见的银饰戒指,一般为清代至明国时期的传统饰物。基本形制有活口型、封闭型、镶嵌型三种,装饰手法有雕刻图案,雕铸文字,镶嵌宝石等。还有在戒指上挂坠小铃铛,称步摇戒指。值得一提的是,戒指所戴的部位,也表达很多寓意,如戴在食指上,表示主人未婚;戴在中指上,表示主人正在恋爱之中;戴在无名指上,表示主人已经结婚。


耳环又称耳坠,是耳部饰品。历史上少数民族都有佩戴耳环的习俗。而我县自古以来只有女性佩戴,而且十分普遍。耳环样式很多,繁简不一。简者有一圈银环或一个耳钉。繁者则有吊坠,坠物或镂空、或镶嵌、或雕金、或点翠。这些坠物不仅增加美感,还增加走路时的动感,尤其是一些清代妇女,满头银簪,耳坠垂肩,身裹绫罗绸缎,走起路来一步一摇,真是“三寸金莲步履摇,一对耳坠风中飘。”显示出清代妇女的一代风采。耳环拆卸方便,可根据季节、服饰、场合的不同,随心所欲的更换。古时,女子三岁时就要穿耳眼,耳眼穿好后,用七色绒线穿起,以免日后长合,等到十三岁时,才开始佩戴银饰耳环。民国时期,出现了一种不穿耳眼也能佩戴的银饰,它背面设有夹子,用时夹在耳垂上。





过去,女子出嫁时要把头发梳起来,或梳成发髻,或别于耳后(俗称收头),用发簪固定。发簪是用一根银条打制而成,形状简单,上粗下尖,约十五公分左右。后来,发簪又延伸出一种新的发饰,叫“簪钗”,簪钗的形制分为首、挺两部分,单挺为簪,双挺或三挺为钗。长挺的簪钗对发髻起盘、别、缠、绕的作用,短挺的簪钗上有吊坠,用于装饰,走起路来吊坠摇曳,颤动,称为步摇。簪钗不仅发挥了束发作用,而且还利用钗头的空间表达不同的期望和追求,如:钗头上錾一个跳舞童子,怀抱一个宝瓶,称为童子报平安,如钗头上镶有蝙蝠衔着一枚古钱币,寓意福在眼前等。

到了清末民初,随着妇女发式的变化,又出现了押发扁簪和发卡两种银发饰,押发扁簪形制为两头椭圆,中间收腰,呈一字形,两头雕有纹饰,有童子嬉戏图,花卉祥云图等,扁簪别押髯心,两头的纹饰露在发外。银质发卡也是兼具实用与装饰功能的发饰,发卡多以背部别针夹住头发,使之固定,发卡正面装饰更加精美。


还有一种发簪叫“耳挖簪”,簪的上部为耳挖,下接针形簪挺,这种发簪俗称“一丈青”。有簪发和挖耳两种功能是发簪中十分少地的一种样式。


清到民国时期,我县的老中青男子衣着上常有挂饰,最常见的是银挂件,银挂件由三部分组成,最上端是别针,别针正面有多种饰物,如狮子头、万字牌、福寿图等。中间为备种造型花饰,如花篮、葫芦、瑞兽,还有小银币。有的葫芦还能打开,里面装着鼻烟,供人解乏。花饰下挂有三条银链,链端连接着耳挖、牙剔、镊子。


银挂件有多种叫法,如“三什儿”“小三件”。汾阳人称“银挂件”平遥人称“銮驾”等。


还有一些别具一格的银挂饰,如挂有刀、戈、戟、斧、箭等古代兵器的饰件,以除魔镇邪。有挂小梳子、小剪刀、小锥子等的饰件,为生活用具;有挂佛手、寿桃、石榴等果实等的饰件,寓意福寿安康,日子红红火火。


民国时期,一些官员、学者、商人等,时兴佩戴怀表,怀表装在衣兜里,用一条银链别在衣扣上,闪闪发光,显示一种绅士风度。一些年轻男生,衣兜上喜欢别一支钢笔(也称水笔),笔帽上吊一件小银币或小元宝,以作胸饰,就是一些老烟民也要用一根粗粗的银绳,一端连着铜烟袋,一端系着铜烟盒或火镰,搭在肩上,别有一番乡土气息和民情风味。



有一些银饰是挂在腰间的叫腰饰。这些挂饰琳琅满目,小巧可爱。分实用品、装饰品、吉祥物。实用品有眼镜盒、折扇套、配印、刀具等;装饰品有狮子、葫芦、寿桃、佛手等。吉祥物则是一些八仙、宝鼎、瑞兽、龙凤等,以辟邪镇魔,如男子赴宴,腰间常挂有眼镜盒、折扇套,除实用外,还有一种显富的意思。如外出旅游或办事,常挂有刀具、佩印,以护身压邪。


腰饰是一种大众佩饰,女子也普遍使用,如银针筒、银香囊是常见的女子佩饰。银针筒是妇女主要佩戴的生活用具,形制多为长筒状,便于存放针线及携带使用。银针筒有圆筒形、方筒形、六角形、花瓶形、童子形等。一般为里外两层,里层为针筒,外层为护盖。


最有寓意的是花瓶形银针筒,它分为四个区域,各个平面雕有牡丹、荷花、菊花、梅花等四种花卉。这四种花卉代表四季,瓶与平同音,意即四季平安、岁岁平安。


童子形银针筒,寓意也很丰富,如童子手捧莲花,则是“莲生贵子”,如童子足踩元宝,就称“招财进宝”。如童子怀抱石榴,就称“多子多福”。由于银针筒银香囊都是挂在腰间的饰物,俗称“腰缠万贯”。


流行于我县的银饰还有很多,如帽饰,也叫帽花。帽饰是装饰于帽子上的饰物,多为小孩子和老太太使用。小孩子的老虎帽、斗篷帽常缀有老寿星、八仙人等银饰,以保佑孩子健康长寿,老太太的绒帽和禢禢,常缀有团花、团鹤等银饰,寓意团团圆圆阖家欢乐。还有种指饰,它像个尖尖的笔帽,雕有花纹和镶嵌,套在指甲上,保护指甲装饰手指。一些富贵人家的妇女,常用条粗粗的银绳或银链,两端用两个S形银钩,系着红肚兜,贴身而用。由于它不外露,所以俗称“厚成”。


总之,汾州银饰琳琅满目,不胜枚举;银饰文化历史悠久,长盛不衰。直至现在,人们仍传承着汾州银饰文化的风俗习惯,美化现代生活。



《汾州乡情》微信公众平台

总编╱张立新    主编╱徐志鹏     编审╱冯元明 孙雨亭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