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词 | 海南椰雕:来自椰壳上的时光雕刻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海南省位于中国的南部,是中国第二大岛屿。这里气候炎热,盛产椰子。当地民间以椰壳为原料,雕刻成各种精美的工艺品。,所以椰雕自古便有"天南贡品"的雅号。

以下翻译内容来源于中国核心语汇

中文 海南椰雕

英语 Hainan Coconut Carving

法语 Sculpture sur coque de coco du Hainan

俄语 Резьба по кокосам провинции Хайнань

西班牙语 La talla de Coco de la Provincia de Hainan

阿拉伯语 نحت جوز الهند فى مقاطعة خاينان

日语 海南椰子彫刻

韩语 하이난(海南) 야자 열매 조각


在海南,无论街市或是乡村,举目之处就能望见椰树傲立的身影。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激发了人们利用椰子的无限想象力,也留下了珍贵的传统椰雕手工艺。

最初利用椰壳的,应是海南岛最早的先民黎族人。黎族先民很早就会制陶器和独木舟,但相比复杂的制陶技术,荒野里随手可得的椰壳耐酸耐碱,做成容器,可能更加简单而随性。

1963年,中国社科院广东民族研究所编写的《黎族研究资料选辑》第二辑里,描述了椰壳出现在黎族人的日常生活:“用装有木柄的椰子壳造成的杓……从锅或饭瓮里把粥装进饭碗……”“汲水的碗也有用椰子壳和瓢箪的……”

椰雕雏型的出现要追溯到中唐宣宗元年(847年)。据唐代刘恂《岭表录异》载:“椰子树,亦类海棕……有圆如卵者,即截开一头,沙石磨之,去其皱皮,其斓斑锦文,以白金装之,以为水罐子,珍奇可爱。”唐代诗人陆龟蒙还留有“酒满椰杯消毒雾,风随蕉叶下泷船”的诗句。

有关椰雕雏型的出现,后人只能追溯到中唐宣宗元年(847年)。据唐代刘恂《岭表录异》中载:“椰子树,亦类海棕,结实大如瓯盂,外有粗皮如大腹,次有硬壳,固而且坚,厚二三分。有圆如卵者,即截开一头,沙石磨之,去其皱皮,其斓斑锦文,以白金装之,以为水罐子,珍奇可爱。

”当时民间有传说,椰壳有"有毒即裂"的特点,唐代诗人陆龟蒙还留有“酒满椰杯消毒雾,风随蕉叶下泷船”的诗句。《粤东笔记》也载,唐代大臣李德裕贬居崖州时,曾将椰壳锯制成瓢、勺、碗、杯,作吃喝用具。

之后,有关海南椰雕的线索,也开始频频闪现在历代史料和文人佳句中。明《正德琼台志》上载,宋绍圣四年(1097年),苏东坡谪居儋耳,曾拿椰子壳请当地艺人雕成椰雕帽谓之"椰子冠",而后在《和子由椰子冠》诗里挥洒豪情:"自漉疏巾邀醉客,更将空壳付冠师"。到宋朝时,工艺精致的椰碗、椰杯、椰壶已流行在士大夫宴席之上。

明、清两代时,椰雕常被官吏作为珍品进贡朝廷。在清宫大宴乳茶碗的资料中,也发现了有关椰雕的记载。当时,广东就进贡了用椰壳做的乳茶碗,碗外壁为椰子壳,凸雕松竹梅纹饰;内壁嵌银里,古朴而轻巧。特别是雍正时期,椰壳雕器物的造型、纹饰及雕刻的技法已十分精湛。至清末民初,用椰雕作为礼品、用品,已很平常了。

在抗日战争前,海南椰雕已畅销南洋群岛和欧洲各国,还在越南河内的国际物产特览会上荣获一等奖。在海口市档案馆,记者曾找到1963年的《海口市手工业出口情况调查报告》:抗日战争前,海南椰雕产品年产量高达两万多件,其中一万多件出口外销。

当时,椰雕生产的艺人有百余人。,艺人流离失所,椰雕原料短缺,外销一度中断。至1950年海南解放时,存活下来的椰雕艺人仅剩十余人。

新中国成立后,海南椰雕开始恢复生机。1955年,海南地区第一家椰雕工艺厂———海南特别手工艺厂成立,它就是海口市椰雕工艺厂的前身。随着市场需求扩大,椰雕产品开始进入了批量生产。

同时,一些有椰雕手艺的艺人也开始创办个体椰雕厂,逐渐形成了以海口市椰雕工艺厂、文昌市工艺厂为主的椰雕工企业群体。海南椰雕先后参加苏联、捷克、波兰、锡兰、印尼、日本等国际特产特览会的展出,深得好评,还获得民主德国颁发的一枚纪念章。

随着海南旅游业风生水起,椰雕也开始由高档精品向中低档旅游工艺品转型,逐渐广为人知。时至今日,海南椰雕工艺品种类已由传统的300多个拓展到了上千个,仅仅利用椰壳制作工艺品一项,年产值就达数千万元,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现在的椰雕工艺品厂,多以配件订单加工居多,主要分布在岛内东部和北部地区,其中文昌东郊镇就有十来家配件加工基地。

1999年澳门回归时,海南向澳门特区馈赠的纪念品,就是海口市椰雕工艺厂创作的《椰树传说》和《天涯欢歌》两件椰雕嵌贝花瓶。据介绍,花瓶由精心挑选的5200个色泽相同的椰子壳,加工成12400片弧度一致、一寸见方的小片,采用椰雕工艺拼接而成,再把用280公斤夜光螺加工而成的人物、椰树等图案嵌在瓶体表面。

图案上有32000朵桂花、6万粒沙子的衬托,椰树雄伟挺拔,人物栩栩如生。花瓶由30名工匠耗时10个月完成,堪称海南椰雕史上的奇迹。

总体来说,椰雕工艺分为椰壳雕、椰棕雕、椰木雕三类。其中,人们利用得最多的是椰壳雕,就是利用椰子壳的天然形态,按设计造型拼接成工艺品,产品有椰碗、茶叶盒、牙签筒、烟灰缸、花瓶、二胡、拼贴工艺画等。

制作工序要经过选料、造模、雕刻、通花、嵌镶、刨光、修饰等几道工序,雕刻手法又有沉雕、浮雕、通雕、棕雕、圆雕、拼贴、油彩等。

除了原汁原味的青壳雕外,椰雕也和其他雕刻材料和工艺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不同的另类之美,比较常见的有镶锡、镶银、贝雕镶嵌、石膏镶嵌、檀木嵌镶、陶瓷拼贴等。产品有小巧玲珑的果盘、饭碗、酒盏、饰盒、椰珠项链,还有富丽高雅的茶具、酒具、花瓶、台灯、奖杯,以及各类高档挂屏、坐屏、屏风等。

来源:博鳌艺术书画古玩收藏鉴定

以下内容摘录于「中国核心语汇」词条解读“英文部分

点击阅读原文可浏览九大语种对照解读

Hainan Coconut Carving

Hainan Province, the second largest island in China, is located in the south of China. Due to the hot climate, Hainan Province is rich in coconuts and the local people use coconut shells as the raw material to carve delicate crafts. Ancient officials in Hainan Province often paid tributes to the emperor with coconut carvings, so it is also called the "tribute from the farthest south". Coconut carving is recorded as early as the Tang Dynasty, over 1,000 years ago. Till the end of the Ming Dynasty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Qing Dynasty (the mid-17th century), the craft had reached a fairly high level. In 2014, it was included in the Provinci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ist.


本词条已被“中国核心语汇”百科词库收录

点击阅读原文为您呈现九种语言权威解读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