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她妈的审美怎么样,真特么的不重要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01

周末,带小笼包去学跳舞。

结束后,小妞说肚子饿了,我和就带着她去隔壁购物广场里找食儿吃。

商场一楼,每到周末都会有手工创意集市,摆满了或精致或文艺的手工作品。

小笼包显然眼睛不够用了,伸长了脖子,这儿瞅瞅那儿看看,最后,停在一个手工饰品的摊位前,便再也拔不动脚了。


小饰品在灯光下blingbling地闪着光,包子妞那双小眼睛就这么直勾勾地盯着,让你几乎都能看到她眼里冒的小心心了。

我忍不住笑了,爱美可真是女孩子的天性啊~

我摸摸她的头,“如果你喜欢,可以选一个。”

小妞听到这句话,嘴角立刻咧到了耳朵根儿。

然后,蹲在饰品摊儿前,抻着小手,摸摸这个,戳戳那个,挑来挑去定不下来。

这让我突然想起读大学那会儿,参加辩论赛讨论过的一个辩题:“选择越多越不幸福”。

记得当时,我方一个主要观点就是:

人类永远无法保证可以正确处理选择的无限性和精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选择越多意味着放弃的越多,痛苦源于放弃。

好吧,看来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都是一样的。


十几分钟过去了,小妞终于将目标锁定在了一对草莓耳环和一对小王冠耳环身上。

我是倾向于选择那对小草莓的,首先做工明显细腻精致一些,再一个美得比较含蓄。

而小王冠那一对,虽然亮闪闪的,但一看钻就属于比较便宜劣质的那种,说不出的乡村风。


我刚想给出我的建议,按住了我,他给我使了个眼色,让闺女自己选。

我于是把到嘴边的话硬生生地憋回去,继续站在一旁,看着小妞在两者之间犯着选择困难症。

这时候,又过来了一个小姑娘,看起来比包子大一点,显然也是瞧上了这家的小耳环。

小姑娘选了一阵儿,拿起一对儿蓝色水钻的说“妈妈,我要这个冰雪奇缘的。”

小姑娘的妈妈拿起来看了看,显然也和我发现了同样的问题:钻有点劣质,边儿上都是毛刺儿,摸着都有点割手,于是说:“不行,这个不太好,换一个。”


一听自己精挑细选出来的妈妈不让买,小姑娘立刻就急了,“不嘛,我就要这个。”

妈妈继续坚持,“我说不行就不行。你要那个草莓的吧。”

“不,我就喜欢这个,我就要这个。”小姑娘的话音开始有了哭腔。

妈妈这时有点生气了,“这个质量不好,回去两天就坏了,知道吗?要买就买草莓的,要不就别买了!”


小姑娘哇地哭出声来:“妈妈,我就是想要那个蓝色。求求你,给我买一个吧!”

妈妈继续坚定地拒绝,“我说不行就不行,我是为你好,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呢?!”

看着孩子哭得停不下来,一旁的爸爸插话了:“你就给她买一个吧,难得孩子喜欢。”

妈妈狠狠瞪了爸爸一眼:“我说不行就不行,这买回去两天就坏了”。

“坏了就坏了,五块钱的东西!而且,我觉得挺好看的。”爸爸也提高了音量。

“好看?你们还有没有点审美?孩子就是被你这么惯坏的。你管吧,我不管了!”妈妈说完,剁了剁脚,拂袖而去。

小姑娘估计被吓坏了,一时没反应过来,愣了一下神儿后,才哭着追了出去。

小笼包在一旁,估计是有点看傻了,扭过头来,怯怯地望着我和爸爸。

我摸摸她的头,“选你喜欢的就好。”

小妞终于还是选了那对粉色水钻小王冠的耳环,让小妞更开心的是,摊主最后还好心地附赠了一个同款戒指。

付完款,我给包子妞把耳环戒指一一佩戴好。

瞬间,一股妥妥的浮夸奢靡风迎面袭来,让人“不忍直视”。

可是包子妞却十分满足,笑得比花儿还灿烂。

(有图有真相)

02

回家路上,我和说起刚才那个哭着离开的小姑娘,不禁感慨万千。

很多时候,我们做家长的,真的在不自觉中,剥夺着孩子的各种权利。

去年夏天,我们就有一次几乎是一模一样的经历。


那次,是去给小笼包买连衣裙。

我看上了一款两件套,咖啡色的小砍袖,外面是一件青色小碎花雪纺吊带裙。

当时在我眼里,这套裙子几乎完美:

第一,俏皮洋气;

第二,吸汗透气凉快;

第三,还可以两穿,单穿小坎袖配条小短裤,或者吊带雪纺裙里配一件白色小T恤都是极好的选择。


可是小笼包完全不买账,她死活不肯试穿,她看上的是一条白色公主裙。

颜色倒是还好,就是满裙子的水钻,再加上腰上粉色的大蝴蝶结,满满的浮夸加山寨风。

我完全接受不了。

于是,任凭她大哭,打滚儿,就是不同意买那条。


包子爸爸说,要不就两条一起买。

我坚决不同意,我当时想,这种裙子穿出去,别人还不一定怎么笑话我这当妈的审美。

所以,在我的强硬坚持下,最终还是买了我喜欢的那一条。

但那一整天,包子都闷闷不乐,满脸委屈。

那天晚上,包子爸爸专门找我谈话:

问我:“今天的事情你怎么看?”

我:“我只是想买一条适合她的。”

:“什么是适合?”

我:“适合就是穿着好看啊,那条白色的,满裙子的水钻,那么大一蝴蝶结,我不喜欢。”

:“那裙子到底是你穿还是包子穿?”

我:“当然是包子穿。”

:“那是你喜欢重要还是她喜欢重要?”

我:“我是为她好啊。她穿那条裙子出去,别人不定怎么笑话她妈的审美呢!”

:“那你到底是为她好?还是怕别人笑话‘她妈’的审美?”


这句话一下子把我问得懵住了——

是啊,我到底是真为了孩子?

还是仅仅为了自己面子?


03

那天读到蒋勋老师的一篇文章,他说:

家庭教育中,最怕打着“为你好”的名义,越界干涉和决定孩子的一生。

他是你的孩子,却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但我们总在不知不觉中限制孩子,甚至以爱之名。

因为爱太伟大了。

大概你在骂孩子的时候也会说,爱你我才骂你。

但事实上,爱应该建立在人与人平等的基础上。

尊重孩子,是父母一生的教养。


看完后,我深有感触。

是啊,我们总说我们爱孩子,可如果连基本的尊重都不能给予,这种爱,还是真正的爱吗?


孙瑞雪老师曾经在《爱和自由》一书中写道:

“中国人有句话说,独生子女都是小皇帝。

我特别不赞同这个观点,我认为中国没有小皇帝。至少有一点,皇帝是要受到极大尊重的,我们的孩子没有受到这份尊重,他的许多权利都被剥夺了。

比如,儿童在0-6岁时是感觉经验开创期,创造经验感觉期,感觉知识敏感期。他触摸、抓、握、扭等举动,全部都是他生命发展的要求。

所以,1岁半的孩子没有一个不爱吃饭的。

但孩子能吗?

成人往往会感到太乱、太脏、太麻烦,即使孩子抗争,他也不可能拥有这些权利。


也许家长会说:“因为我们太爱孩子,所以帮孩子做了。”

但蒙特梭利有一句话:对人的惩罚莫过于两种,剥夺他的两样东西,一个是内心的力量,一个是人格的尊严。

当孩子在我们所谓的“爱”的控制下,失去了探索、体验和发展自我的机会,而用别人的意志、主张、行为替代,最终慢慢偏离了自我,偏离了生命发展的轨道的时候,我们难道还能不扪心自问:

我们到底是太爱孩子,还是太爱自己?


04

著名的儿童心理学者陈忻老师曾经说过一段话:

好的教育,首先,就是要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这种尊重,会让孩子的发展能力感(sense of competence)得到很好的发展。

也就是说,当父母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允许孩子在能力范围内,在安全范围内,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就会慢慢知道自己能够做到一些事情,并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相反,如果父母一味包办代替,替孩子做很多事情,替孩子做很多决定,在思想上压制孩子,不允许孩子自由表达,不允许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孩子往往就会对自己的能力认识不清。他不知道自己能够做到哪些事情,暂时还做不到哪些事情。

一个从来不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的人,很难有自己的见解,也很难对自己的生活有责任感,更谈不上独立的判断和人格。

而我们作为父母,能教给孩子最好的,不是满腹经纶,也不是单词公式,而是完整自主的人格,独立自由的思想,以及跌倒了再爬起来的执着和勇气。


05

很多时候,我忍不住会去思考,对孩子来说,到底什么是真正的爱。

想很久,也没有想到一个完美的答案。

“爱”这个词太伟大了。

说到底,在“爱”这条路上,我也只是一个虔诚的探索者,摸着石头,小心翼翼地前行着,感受着。

虽然我还说不清它到底是什么,但我却知道它不是什么——

爱从来都不是束缚孩子的思想、控制孩子灵魂的工具;更不是代替孩子走路,以爱之名剥夺孩子一切可能的权利。

因为孩子们的灵魂,本就属于更美好的明天,属于我们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那到底什么是爱?

我想,爱大概就像刘瑜写给女儿的信中写到的那样:

等你长大,如果你想当一个华尔街的银行家,那就去努力吧,但如果你仅仅想当一个面包师,那也不错。

如果你想从政,只要出于恰当的理由,妈妈一定支持,但如果你只想做个动物园饲养员,那也挺好。

妈妈相信人的本质是无穷绽放,人的尊严体现在向着真善美无尽奔跑。

我只愿,你能幸运地找到自己的梦想,又恰好拥有与这个梦想相匹配的能力。

『End』


欢迎关注公众号,查阅我的其它原创


『晒娃』

2018,写给自己的备忘录

我不关心李小璐出不出轨,我只是很心疼那个叫甜馨的孩子

讲真,谁以后要再问我儿咂大名叫啥,我就跟谁急!

一份二胎妈妈总结的宝宝咳嗽家庭护理手记,超详细!

『读书』

小宝宝看书只会撕咬拉扯扔?矮油,这明明就是人家看书的正常打开方式好嘛!

妈妈,别再说我是啥也不懂的小屁孩儿了,其实我11个月就会看书了呢!

一个播音员爸爸亲子共读血泪史自述

『秀恩爱』

也许婚姻,就是边走边吵,但永远爱着,不放弃

何为情爱?嫁你为妻!写在你32岁生日时!


欢迎添加包妈个人微信

让我们一起读书,讲故事,

晒娃,秀恩爱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