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装饰图像之一,何以突然出现?|中国龙珠图像考③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说起传统装饰图像,二龙戏珠在大多数人记忆中可谓耳熟能详,提到它的近亲二龙拱珠,也不难使人想象,如果言及其远亲二龙系珠,则鲜有知之者。所以形成这样的记忆印象,不能不说,多是三者流行年代由近而远的时光岁月使然。事实上,即便人们对二龙戏珠的了解,亦往往限于近古以来的图像面貌,知晓二龙拱珠原委者就更少了,至于二龙系珠,纵使学界也鲜有说清道明者。可以说,这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似曾相识,又多不知其所以然的有趣话题。


在装饰图像史上,此三者关系似近非近、说远不远,各有其独立的发展轨迹,亦存在彼此交集的地方。二龙系珠、二龙拱珠与二龙戏珠图像,大多以雕塑形式表现,少许用绘画形式表现,各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


本系列将采用考古类型学方法,着眼于雕塑表现形式进行分析,用三篇稿件逐一阐述二龙系珠、二龙拱珠和二龙戏珠图像。


以下为第三篇:


中国二龙戏珠与一龙戏珠图像


二龙戏珠,即二龙张口欲衔、举前爪戏耍宝珠的图像,以一龙代替二龙便成为一龙戏珠图像。入唐以后,二龙戏珠与一龙戏珠图像一时兴起并迅速流行开来,直至明清,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装饰图像之一。可以具体分为二龙戏一珠及其衍生图像、二龙戏二珠及其衍生图像、一龙系珠图像三种,每种又包括旋绕式表现、对置式表现两类。相关实例数量众多,且具有浓厚民间与民俗文化色彩,为获得充分发展的形式。


二龙戏珠与一龙戏珠图像出现之始即是成熟形态,似乎不存在形成期发展阶段。那么,该种类图像何以突然出现?


当今所知最早出现的二龙戏珠与一龙戏珠图像,几乎为唐代铜镜,一概采用旋绕式构图。与之内容最为接近的,则是当时普遍应用于碑碣额部半圆形面的二龙拱珠图像。如果将左右对称构图的二龙拱珠图像加以改造,应用于圆形平面,应该不难形成二龙戏珠、一龙戏珠图像。再者,前述成都万佛寺遗址出土南梁菩萨立像、绵阳开元寺隋代菩萨立像项链装饰,兼有二龙系珠、二龙戏珠造型特征,此两者亦有机地联系起来。


1、二龙戏一珠及其衍生图像


二龙戏一珠,即二龙戏耍一颗宝珠的图像。可细分为旋绕式表现、对置式表现两类,各有其衍生形式。流行于唐宋时期、元明清时期两个阶段,主要用作铜镜、碑碣、建筑装饰。


(1)旋绕式二龙戏一珠图像及其衍生图像


旋绕式二龙戏一珠图像,指二龙首尾相继且旋绕中间一颗宝珠的表现形式,旋绕方向或顺时针或逆时针不定。还见有个别以其它动物代替二龙而戏珠的衍生图像。主要经历唐宋和明清两个发展阶段,唐宋时期基本应用于装饰铜镜,明清时期基本应用于装饰建筑,呈现由铜镜扩展到建筑的趋势。


① 旋绕式二龙戏一珠图像


旋绕式二龙戏一珠图像,唐宋时期多用作铜镜装饰,元明清时期多用作建筑装饰。就唐宋时期铜镜而言,均以球状钮为珠,二龙表现形式多样。诸如西安出土唐代铜镜(图62),在葵花形铜镜的镜背内区,二龙驾雾腾云呈逆时针方向前后旋绕,各自回首并张口衔珠。其龙王刻画精细,颇有力量感。

 

图62、西安出土唐代铜镜

 

赤峰市出土辽金铜镜(图63),在圆形铜镜的镜背,二龙呈顺时针方向前后旋绕宝珠,张口舞爪。其龙王线条洒脱流畅,遒劲有力,依然带有某些唐代风韵。

 

图63、赤峰市出土辽金铜镜(出自《赤峰博物馆文物典藏》图版103-1)

 

阿城新民六村出土金代铜镜(图64),在圆形铜镜的镜背,二龙腾云驾雾呈逆时针方向前后旋绕宝珠,其中一龙用爪拱并口衔宝珠,另一龙在宝珠上方张口舞爪,二者在对称中求得差异。其龙王颇多屈曲变化,然力量和神气有所不足。此三者图像创意相近,应来自共同的母本,造型各有不同,分别有其创造性因素。

 

图64、阿城新民六村出土金代铜镜

 

就元明清时期建筑而言,多见于琉璃照壁、御路和华表浮雕。其中,照壁和御路浮雕表现在长方形区间中,二龙头尾颠倒,左右或上下排列,大体呈旋绕式配置。照壁实例如大同和阳街明洪武(1368-1398)末年九龙壁(图65-1、65-2、65-3) 、澄城文庙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九龙壁(图66-1、66-2),前者以大海和祥云为地,二龙呈顺时针方向旋绕宝珠,宝珠周围火焰升腾,场景开阔,龙王气势恢宏。后者以山花或海水为地,二龙呈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绕宝珠,其宝珠近松塔状,周围包裹叶片。表现意向接近前者,而龙王威猛程度有所不如。此两者构图与造型风格相近,明显具有前后发展关系。

 

图65-1、大同和阳街明洪武(1368-1398)末年九龙壁之一


图65-2、大同和阳街明洪武(1368-1398)末年九龙壁之二


图65-3、大同和阳街明洪武(1368-1398)末年九龙壁之三


图66-1、澄城文庙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九龙壁之一


图66-2、澄城文庙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九龙壁之二

 

御路实例如曲阜孔庙清雍正年间(1723—1735)大成殿御路浮雕(图67),以浮云为地,二龙呈顺时针方向旋绕宝珠,宝珠周围火焰缭绕,构图及造型接近前述大同和阳街明洪武(1368-1398)末年九龙壁图像。昌平明万历十二至十八年(1584—1590)定陵祾恩殿月台御路浮雕(图68-1、68-2),以下方福山寿海为背景,上方浮云为地,一龙一凤呈逆时针方向旋绕一珠,宝珠周围火焰升腾,虽非二龙戏珠图像,显然为二龙戏珠图像影响下产物。所以采用一龙一凤图像,则是出于陵寝安葬皇帝、皇后身份的需要。

 

图67、


图68-1、昌平明万历十二至十八年(1584-1590)定陵祾恩殿御路浮雕


图68-2、昌平明万历十二至十八年(1584-1590)定陵祾恩殿御路浮雕 局部

 

华表浮雕二龙绕柱盘旋,呈上下旋绕式配置。如沈阳清东陵后金天聪三年(1629)-清顺治八年(1651)神道南端西侧华表(图69)、沈阳清东陵后金天聪三年(1629)-清顺治八年(1651)神道北端东侧华表(图70),二龙追逐、戏耍一颗散发着火焰的多层球状宝珠,图像表现和配置有些稠密、繁缛,预示这种图像进入尾声。

 

图69、沈阳清东陵后金天聪三年(1629)-清顺治八年(1651)神道南端西侧华表


图70、沈阳清东陵后金天聪三年(1629)-清顺治八年(1651)神道北端东侧华表

 

②旋绕式二龙戏一珠衍生图像


构图形式一如旋绕式二龙戏一珠图像,作为主要物象的二龙则更换为其它动物。实例见于喀喇沁旗哈达沟门出土唐代摩羯团花纹鎏金银盘(图71), 在银盘上面中心,二摩羯鱼呈顺时针方向旋绕一颗火焰宝珠。这是在二龙戏珠图像流行背景中,以印度摩羯鱼图像替代二龙因素的结果。

 

图71、喀喇沁旗哈达沟门出土唐代摩羯团花纹鎏金银盘

 

(2)对置式二龙戏一珠及其衍生图像


对置式二龙戏一珠图像,指二龙左右对置并戏耍中间一颗宝珠的表现形式。还有异形二龙戏耍一颗异形宝珠的衍生形式。主要流行于宋元明清时期,多用于装饰碑碣、建筑和器物。


①对置式二龙戏一珠图像


对置式二龙戏一珠图像发展时间明显滞后,应在旋绕式二龙戏一珠图像影响下产生。约一半应用于碑碣,另一半应用于器物和建筑。基于具体表现差异,可将相关实例分为四组。


第一组,在横长方形带或半环形带上,二龙相向张口欲衔宝珠,或同时举一前爪拱珠,涉及器物、哀册、碑碣和建筑,实例自五代至明清连绵不绝,广布在中原北方和江南。根据表现形式的微观差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其一,包括福州闵国永隆三年(941)崇妙保圣坚牢塔(今名乌塔)基坛浮雕(图72-1、72-2)、巴林右旗永福陵辽乾统元年(1101)道宗皇帝哀册(图73)、吴县南宋淳熙八年刊刻(1181)孝宗御书“石湖”铭刻(图74)、绍兴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儒学免税役圣旨碑(图75)、应县佛宫寺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铁狮(图76-1、76-2),在带状空间刻画二龙各伸一前爪戏耍中间火焰宝珠,关联实例不仅涉及多种载体,持续时间亦十分长久。

 

图72-1、福州闵国永隆三年(941)崇妙保圣坚牢塔基坛浮雕


图72-2、福州闵国永隆三年(941)崇妙保圣坚牢塔基坛浮雕 线描图


图73、巴林右旗永福陵辽乾统元年(1101)道宗皇帝哀册


图74、吴县南宋淳熙八年(1181)铭刻 拓本(出自《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四十三册132页)


图75、绍兴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儒学免税役圣旨碑 拓片(出自《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四十八册110页)


图76-1、应县佛宫寺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铁狮


图76-2、应县佛宫寺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铁狮 局部

 

其二,建平勿沁图鲁村辽墓出土鎏金银冠(图77-1、77-2)、奈曼旗韦莲苏窖藏出土元代包金铜项饰(图78),前者二龙前爪伫立,相对注视一颗火焰宝珠,其宝珠以灵芝形茎叶承托,后者二龙以爪相戏、张口欲吞附着于金刚杵的宝珠,二者均应用于器物且造型独特。

 

图77-1、建平勿沁图鲁村辽墓出土鎏金银冠


图77-2、建平勿沁图鲁村辽墓出土鎏金银冠 线描图


图78、奈曼旗韦莲苏窖藏出土元代包金铜项饰(出自《中国北方草原古代金银器》图版156)

 

其三,灵丘觉山寺辽大安六年(1090)佛塔门(图79)、沈阳清东陵后金天聪三年(1629)-清顺治八年(1651)正红门后面(图80),在半圆券面上刻画二龙戏耍中间火焰宝珠,分别作吐舌、举前爪戏耍姿态。

 

图79、灵丘觉山寺辽大安六年(1090)佛塔门


图80、沈阳清东陵后金天聪三年(1629)-清顺治八年(1651)正红门后面

 

第二组,在碑碣额部半圆形面上,二龙头下尾上,呈俯冲回旋之势,张口舞爪,冲向两尾之间火焰宝珠,实例见于宋元清代碑碣,分布于江南和山西。包括宁波天童山南宋淳熙五年(1178)刊刻孝宗御书“太白名山”碑(图81)、句容元至顺三年(1332)加封孔子父母制碑(图82)、太谷净信寺清道光六年(1826)“重修净信寺碑记”(图83)。三者构图一致,均采用减地平雕方式表现,前二者龙体与宝珠造型明显具有承袭发展关系,前二者与后者之间似乎亦存在源流关系。

 

图81、宁波天童山南宋淳熙五年(1178)碑 拓本(出自《聖地寧波》图版149)


图82、句容元至顺三年(1332)加封孔子父母制碑 拓本(出自《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四十九册133页)


图83、太谷净信寺清道光六年(1826)碑

 

第三组,以二龙后身交缠的蟠螭结构为基础,在碑碣额面左右二龙回首反顾额间宝珠,改变了龙首垂于碑侧的作法,实例见于清代碑碣,分布在中原北方。包括清徐东于宝梵寺清嘉庆二年(1797)“重修宝梵寺记”碑(图84)、汝州风穴寺清嘉庆十三年(1808)“重修白云寺上容堂暨禅堂斋堂记”(图85)、应县佛宫寺清同治五年(1866)“重修佛宫寺碑记”(图86)。均为高浮雕造型,此组二龙戏珠图像虽然表现形式有所创新,但龙体造型不够生动,构图显得局促。

 

图84、清徐东于宝梵寺清嘉庆二年(1797)碑


图85、汝州风穴寺清嘉庆十三年(1808)碑


图86、应县佛宫寺清同治五年(1866)碑

 

第四组,表现为头下尾上的倒龙形式,二龙张口舞爪戏耍中间火焰宝珠,见于清代器物和碑碣。包括清乾隆年间(1736-1795)铜壶(图87)、高平万寿宫清光绪二十年(1894)“补修碑记”(图88)、高平万寿宫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补修正殿记”(图89)。其中,前者高浮雕表现,主题纹样之间密布着云朵。后二者之间有明显继承关系,减地平雕,龙首造型十分繁缛,戏耍一颗宛如坠落的火焰宝珠。此组二龙戏珠图像刻画追求繁缛,造型缺乏灵动和优美,已处于大衰落状态。

 

图87、清乾隆年间(1736-1795)铜壶


图88、高平万寿宫清光绪二十年(1894)碑


图89、高平万寿宫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碑

 

②对置式二龙戏一珠衍生图像


对置式二龙戏一珠衍生图像,此指变形的二龙左右对置,并戏耍一颗变形宝珠的表现形式。包括汝州风穴寺清道光十七年(1837)“风穴山白云寺重修毗卢殿记”(图90)、北京西山潭柘寺清宣统年间1909-1911)“重修观音殿碑文”(图91)。前者龙爪化作蝙蝠翼形,宝珠变为元宝,希冀带来幸福与财富的用意不言而明。后者龙身通体由花叶联缀而成,宝珠作莲蕾之形,一派欣欣向荣风貌。此二者将传统的二龙戏珠图像进行了再创造,赋予新时代气息,使得清代日薄西山的二龙戏珠图像闪现一抹夕阳之美。

 

图90、汝州风穴寺清道光十七年(1837)碑


图91、北京西山潭柘寺清宣统年间(1909-1911)碑

 

2、二龙戏二珠及其衍生图像


二龙戏二珠,即二龙各自戏耍一颗宝珠的图像。可细分为旋绕式表现、对置式表现两类,各有其衍生形式。流行于宋元明清时期,主要用作铜镜、碑碣、建筑装饰,数量有限。


(1)旋绕式二龙戏二珠及其衍生图像


旋绕式二龙戏二珠图像,指二龙首尾相继旋绕,各自追逐并戏耍一颗宝珠的表现形式,旋绕方向或顺时针或逆时针不定。还见有个别以其它动物代替二龙而戏珠的衍生图像。旋绕式二龙戏二珠图像及其衍生图像,所知实例一概应用于金朝铜镜和建筑,亦呈现由铜镜扩展到建筑的趋势,似乎是一种国别性很强的装饰图像。


①旋绕式二龙戏二珠图像


旋绕式二龙戏二珠图像,实例如阿城白城出土金代铜镜(图92)、延安清凉山金代早期第4窟天井浮雕(图93),两者外围都刻画云气纹,两颗宝珠一概为阴阳鱼形且尾托一束火焰,龙尾缠绕后爪,龙体力度感均有所欠乏,表明二者图像存在明显承袭关系。推测来自金源故都的文化因素,影响了金朝新占领区延安的同类图像。这种阴阳鱼形太极图较早实例,见于下述巴林右旗永庆陵辽泰康七年(1081)圣宗仁德皇后哀册,旋绕式二龙戏二珠图像晚出于下述辽代对置式二龙戏二珠图像,由此而言,金代流行的旋绕式二龙戏二珠图像以辽代造型因素为基础发展而来。

 

图92、阿城白城出土金代铜镜


图93、延安清凉山金代早期第4窟天井浮雕 线描图

 

②旋绕式二龙戏二珠衍生图像


构图形式无异于旋绕式二龙戏二珠图像,主要物象二龙则更换为其它动物。实例见于甘肃博物馆藏金代铜镜(图94),以海水为地,二异形鱼首尾相继,呈顺时针方向旋绕镜钮,各自追逐一阴阳鱼形宝珠,宝珠托一束火焰。该异形鱼体如鲤鱼,头如龙王,翼似蝙蝠,形成兼有水陆空行能力的神圣动物。鲤鱼形体本是金代双鱼铜镜因素,两颗宝珠及其造型与前述阿城白城出土金代铜镜一致,连同龙头因素一并考虑,该铜镜粉本应受到金代双鱼和二龙戏珠铜镜双重影响,是为金朝占领关陇地区期间的制品。

 

图94、甘肃博物馆藏金代铜镜

 

(2)对置式二龙戏二珠图像


对置式二龙戏二珠图像,指二龙左右对置并各自戏耍一颗宝珠的表现形式。构图形式近似二龙戏一珠表现,出现时间又晚于后者,推测两者存在渊源关系。


已知实例分布于中原北方和江南,涉及辽宋元明清五朝,载体主要为碑刻、建筑,另有一件织绣可作为必要补充。包括巴林右旗辽重熙十八年(1049)庆州白塔相轮樘出土橙色罗地联珠云纹绣(图95)、韩城元代高神殿阑额浮雕(图96-1、96-2)、苏州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刊刻徽宗御笔赐项举之书铭刻(图97)、晋城青莲寺清嘉庆二年(1797)“重修东顶碑记”(图98)、朝阳祐顺寺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天王殿券门(图99)。这些实例二龙分别戏耍附缨状火焰纹宝珠。第一、二例二龙左右对置,其中第二例以迦陵频伽鸟(残损)为中心配置。第三、四例为碑碣,二龙线刻或减地平雕一对头下尾上倒龙,各以前爪攫取一颗火焰宝珠,造型遒劲有力。第五例中间多出一龙,是出于券面整体构图的考虑。

 

图95、巴林右旗辽重熙十八年(1049)庆州白塔相轮樘出土橙色罗地联珠云纹绣


图96-1、韩城元代高神殿阑额


图96-2、韩城元代高神殿阑额 局部


图97、苏州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铭刻 拓本(出自《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四十三册53页)


图98、晋城青莲寺清嘉庆二年(1797)碑


图99、朝阳佑顺寺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天王殿券门

 

3、一龙戏珠图像


一龙戏珠,指一龙首尾相继旋绕,追逐并戏耍一颗宝珠的图像,旋绕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不定。就现有实例可知,唐代为主要发展期,宋辽金时期依然有所流行,明清尚有实例。大部分用于装饰铜镜,小部分用于装饰其它器物,也有用作建筑装饰的情况。基于具体表现差异,相关实例大体可以分为三组。


第一组,数量相对较多,均为铜镜,葵花形者占多数,也有圆形、菱花形者。唐代铜镜居主流,其余只有一面金代铜镜。包括西安东郊郭家滩出土唐代铜镜(图100)、神木唐代铜镜(图101)、弗瑞尔美术馆藏唐代铜镜(图102)、泉屋博物馆藏唐代铜镜(图103)、大都会博物馆藏唐代铜镜(图104)、阿城双城三村出土金代铜镜(图105)。以镜钮为珠,龙王首尾相继呈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绕,约半数首尾之间留有空隙,半数首尾连在一起,龙王张口作欲吞宝珠状。其中,唐代铜镜一概在边缘点缀朵朵浮云,龙王四爪伸向四个方向,气势雄浑。这些唐代实例尽管图像创意相同,具体表现又各有差异,表明不同制作者努力追求个性化表现。一面金代铜镜巧妙地将菱花形边缘做成如意状云头,形成鲜明时代特征。

 

图100、西安东郊郭家滩出土唐代铜镜


图101、神木唐代铜镜


图102、弗瑞尔美术馆藏唐代铜镜


图103、泉屋博物馆藏唐代铜镜


图104、大都会博物馆藏唐代铜镜


图105、阿城双城三村出土金代铜镜

 

第二组,数量相对较少,均为唐代器物。包括浙江博物馆藏唐代铜镜(图106)、扬州万家福工地出土唐代三彩盘(图107),后者作葵花形,似乎模仿铜镜而来。龙王首尾连接,合身围住宝珠,作张口欲吞宝珠状。这种首尾紧密缠绕在一起的表现,目前仅见于江浙地区,或许是一种区域性造型特征。

 

图106、浙江博物馆藏唐代铜镜


图107、扬州万家福工地出土唐代三彩盘

 

第三组,有一定数量,见于不同种类器物、哀册和建筑,涉及唐、辽、金、明、清五朝。包括洛阳出土唐代铜镜(图108)、奈曼旗辽开泰七年(1018)陈国公主墓出土鎏金银奁(图109)、巴林右旗永庆陵辽泰康七年(1081)圣宗仁德皇后哀册(图110)、房山龙门口村金太祖陵出土石椁(图111)、峰峰出土明代三足炉(图112)、沈阳清东陵后金天聪三年(1629)-清顺治八年(1651)正红门内侧东翼墙(图113)。龙王首尾接近围合成团圆状,龙头内缩于中心位置,作张口欲吞宝珠状。

 

图108、洛阳唐代铜镜


图109、奈曼旗辽开泰七年(1018)陈国公主墓出土鎏金银奁(出自《中国北方草原古代金银器》图版126)


图110、巴林右旗永庆陵辽泰康七年(1081)圣宗仁德皇后哀册


图111、房山龙门口村金太祖陵出土石椁 东壁拓本(出自《中国美术全集·画像石画像砖 三》561页)


图112、峰峰出土明代三足炉


图113、沈阳清东陵后金天聪三年(1629)-清顺治八年(1651)正红门内侧东翼墙

 

以上可知,二龙戏珠与一龙戏珠图像出现,可能是改造并利用二龙拱珠图像的结果。这种图像一经出现便迅速普及开来,唐宋时期主要应用于装饰铜镜,元明清时期大多应用于装饰碑碣和建筑。宋代以来,二龙系珠图像几乎销声匿迹,二龙拱珠图像也趋于式微,唯有二龙戏珠和一龙戏珠盛行于世,影响直至于今。所以形成这种格局,大概在于二龙系珠、二龙拱珠图像可施用载体有限,况且不像二龙戏珠、一龙戏珠图像那样生动活泼,那样深入人心。


承上所述,受到犍陀罗二龙系珠和二人系珠图像影响,中国自西晋以来先后出现二龙衔珠图像、二龙系珠及其衍生图像、一龙系珠及其衍生图像,大多用作菩萨像项链装饰,分布在中原北方和四川,主要流行于南北朝隋代。传统二龙缠绕造型与宝珠因素结合,在北朝后期促成二龙拱珠图像,基本用作碑碣装饰,有唐一代盛行于中原北方,元明清时期稀少地持续流行。在改造并利用二龙拱珠图像基础上,唐代创造出二龙戏珠和一龙戏珠图像,入宋以后几乎取代上述其它图像而流传至今。二龙戏珠包括二龙戏一珠及其衍生图像、二龙戏二珠及其衍生图像,各有旋绕式表现和对置式表现,主要用于装饰铜镜、碑碣和建筑,大多分布在中原北方,少许波及江南地区。


总体而言,二龙系珠、二龙拱珠、二龙戏珠与一龙戏珠图像,呈现次第繁荣的发展格局,构成中国传统装饰图像的重要内容。二龙系珠图像基本用作菩萨像项链装饰,二龙拱珠、二龙戏珠与一龙戏珠图像则用于装饰铜镜、碑碣、建筑等物件,中原北方始终是主要发展区域。

 

作者:李静杰 齐庆媛

原文标题:《二龙系珠与二龙拱珠及二龙戏珠的图像系谱》

原文刊载于《石窟寺研究》第六辑

(注:文中未注明出处图片来自李静杰历年实地拍摄,线描图像由齐庆媛绘制。感谢八木春生教授为本稿提供资料。)


往期链接:


从犍陀罗来的龙与珠,在中国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中国龙珠图像考①

经常在碑碣上看到的二龙拱珠,究竟从何而来?|中国龙珠图像考②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