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广度、效率,用标准链,做价值高速公路的拓路人 | 锌声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我从技术的层面讲一讲,标准链怎么从底层来促进生态建设的,从而能够吸引更多的合作者到标准链上面。区块链作为一个价值的沉淀和传输的互联网,这个已经在社区中形成共识了。


自从 2009年比特币发明和随后的以太币发明之后,它们就解决了价值传输中三个根本性问题:一个是价值唯一性,二是价值双方信任,三是如何确保双方的承诺,能够完全依靠网络的自治机制(智能合约)而自动执行,而无需可信第三方的介入。


三个问题解决之后,其实现在的供应链都是向着使价值传输这种交易,更加简便更加快速来进行的。 


所以说,在传统的互联网里面,通常有一种说法,叫做信息高速公路,我今天借这个说法,把区块链称之为价值高速公路。从生态建设这个角度来说,当时我们在做白皮书的时候,把自己称为要做一个基石,但是就现在发展看来,可能我们还可以更拔高一点,我们还要在路上划一些线做红绿灯标识,还要让不同的车辆,轻便型的两型摩托、重卡都要快速的跑起,高速公路不但要能跑到城市,还要能通到小的乡村小的城镇。 



今天区块链的一些演讲,很多人谈交易速度、吞吐量等。但是我今天不会讲这些,因为在保证绝对安全的情况下,去中心化跟吞吐量是一个悖论。 


其实从我们当初刚刚开始设计项目的时候,就考虑到了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我们要建立一个无限的可扩充的可信分布式计算平台,这个就考虑到了生态建设的需要。因为只有实现了这个目标,才可以让多种多样不同的应用,能够在区块链上面跑起来。


以前最早的比特币、目前的以太坊还有智能合约,都需要在不同的节点运行同一种智能合约,才能判断这种合约的真实性,所以这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分布式计算平台。


我们白皮书里面提到要把标准链上各种各样不同的设备,比如电脑、路由器、汽车,可以把它们接到标准链上面,成为一个可信的分布式平台。在标准链当中通过一些激励机制,开发者可以开发一些社交、游戏或者是金融的应用,这些应用是跑在我们用户们贡献的计算力和存储空间上的。我们标准链通过一些计算方法,给他们一些激励,相当于挖矿的机制,把整个平台统一起来。 


在生态建设上来说,我们比较关键的技术点,从生态构建的考虑维度来说,一个是速度,一个是广度,一个是效率



我们提到标准链要做一台分布式的计算机,这个计算机的资源,比如 CPU太多了,内容很小。或者内存太大,CPU太小,这个电脑就不是最优的配置。另外一个是指价值流向最需要的节点,因为区块链上有很多的资产,比如说一些数据,都是可以跟别人共享的。怎么样让数据、价值流向最需要的用户。让他们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需要的数据或者是模型。这也是我们设计当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我们的设计都是根据前面所设想的维度来进行的。首先是广度,相当于点对点的网络,要把点对点的网络铺设开,有更多的设备接进来。


我一直在想,怎么让芯片设计跟我们业务联系起来,其实最大的联系目前来看,是物联网节点的接入。因为物联网的设备,它的计算力和它的资源都非常小,是一些非常弱的设备,所以你不能用一些软件实现它的基本功能。所以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类似于像手机SIM一样的模块,它同时具有身份认证功能,也有工作量证明、防垃圾交易的功能,把这些设备开发出来,以比较低的成本接入到区块链当中来,这是一个拓展广度的概念。



速度是我们目前在公链开发中特别强调的东西。现在我们有一些公链结构,目前如果能从理论上来说,可以达到百万级的 PTS的并发设计。


最后一个是效率,现在很多公链建设都是在讲速度或者是讲广度,但是对于效率,我相信我是第一次提出来的,因为其实涉及的人并不是很多。


效率,我认为跟速度一样重要。因为你把效率做比较好的优化,对于速度的要求就可以稍微下降一点。对于资源要求并不是那么高。效率对于 POS算法,基于设备贡献度的激励机制,这个是需要进行资源优化的。上面有个分片和欺诈验证,这是现在比较流行的一个东西。




R-DAG公链,这个是标准链当中的核心,就是受限的或者是规则化的 DAG图。DAG通过后一笔交易进来的时候,能确定前面一笔交易,节点选择具有随机性。R-DAG是通过一些机制的限制,确认它之前的一笔账户之后随机的选择。



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结构。可以实现完全去中心化的轻节点。现在很多外面讨论的轻节点,它其实是一种中心化的结构。轻节点实现,像行星围绕着太阳一样,这些轻节点,其实是依附在一个全节点周边的。所以这全节点要可信的,这个轻节点,要很多可信的全节点。


同时R-DAG上引入了交易结算时间,有了交易结算时间的好处是,它形成了一种类似于比特币或者是以太坊打包的时间、打包的结构。所有的交易它有了秩序的先后问题。因为本来这个交易是一种纠缠的结构,交易的秩序很难分。它只有部分秩序,没有绝对秩序。但是R-DAG图上有了绝对秩序,就可以判断交易的先后,对于秩序的执行有很大帮助。


我们六月份公链会上线测试,会是第一个在DAG上实现的智能公链。 


接下来说一下 PoP共识算法。很多人讨论区块链的效率的时候,说我可以去掉一个中间人,然后让两个用户直接通过智能合约对接,这样高效 一点。这是一个方面。但是最近我在想这个问题的时候,突然发现,我们是不是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重视智能合约的问题,或者是共识上的问题。



PoP的共识算法主要是解决效率问题。在微观经济学中,用户对资源的体验通常通过效用函数来表示,效用函数通常是一个凹函数,因为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比如你吃两个包子就饱了,相当于边际效应慢慢递减的。


社会上不同人对于资源需求是不一样的。因为资源是有限的,怎么样实现资源的有效分配 呢?我觉得最优的分配是让社会上所有的人,在资源分配里面,所有的人效用函数之和达到最大就是最优分配。这是微观经济学里面的最简单的概念。 


如果世界上有上帝之手,知道所有人效用函数的话,可以把这个资源直接分配给所有的人。如果有上帝之手,就很容易找到一个全局的最优点。


这个就是当初中国计划经济的时候,国家要宏观调控的时,就是想这么干的。当然这个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即使强大到是一个政府,都不可能知道所有人的需求。所以全局的最优点是很难达成的。经济学上引入了一个市场机制,就是要通过用户的博弈,通过供求关系的博弈达到一个平衡点。但是这个平衡点其实离全局最优点是有一定差距的。



网络的资源分配,从经济学的维度想,跟社会资源的分配是一样的。因为不同的用户对于网络资源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比如在看视频,他对流量的要求比较高,但是对包的丢失率,他就没有问题。但是另外一个人在打王者荣耀,对于流量的要求比较低,但是不能丢包,一丢包,指令就发不出去,可能就被别人杀死。所以网络分配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问题。从最早的电话网络的排队论,到后来互联网的流模型的研究。


而共识算法,是在网络资源分配里面,所有的用户之间形成一种共识,通过一定的激励机制,通过一定的经济手段,让所有的资源合理分配。本来是一个大家都互相独立,所有的节点之间是互相不合作的博弈,通过共识机制,把它编程一个互相博弈的机制。这样一来,平衡点慢慢可以收敛到全局的最优点去。这其实就是 PoP共识算法所要解决的问题。


就是通过一些奖励机制,让全局的一台电脑能够以最优的姿态运行。而且共识机制,说到底就是机器代码。



最后就是价值的自由交易市场。大家一直在说区块链是新的生产关系,而人工智能是一种新的生产力,根据马克思的理论,生产关系要为生产力来服务。区块链到底怎么为人工智能服务呢?这时候我们就要考虑在区块链上面数据的价值。


现在一个最基本的,大家都可以观察到的,是当前大公司们对于数据的垄断。像谷歌、facebook、阿里,他们拥有大量的用户的数据,数据决定一切。可能你是很聪明的人,你有一套很好的模型,但是你根本不可能战胜他们,因为你根本没有数据。



所以大数据的数据垄断是非常厉害的。而且他们还有可能会滥用数据,他们把用户的数据用到什么地方去,你根本不知道,如半年前 facebook用数据影响美国的大选。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区块链可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首先它是隐私数据的保护和追踪,因为区块链上面,个人的数据永远是属于个人的。其他人如果要访问你的数据,都要通过你的同意,或者是他会留下一定的痕迹,你可以查找到的。所以区块链,对于你的数据是保护的。访问和使用都是透明的,你可以看到。 


另外在区块链上,我们可以构建一个数据跟模型的市场。一些模型的开发者,他可以到区块链上面来采购你的数据,比如说某个用户提供的数据是真实的数据,对模型是有帮助的,他会给你一些奖励。



然后开发者制造了模型,可以把模型放在市场上,让更高层的开发者使用这个模型。比如你要开发一个 DPS,在市场上区块链社区里面,可能有很多开发者,开发了很多的不同排序算法。一个顶层的 APP开发人员,可以寻找哪个算法是最适合他的。


我们设计里面,有个激励让用户分享的机制,有了这个分享机制,区块链这些优质的数据,都会向头部集中的。能让优秀的数据冒上来,让大家都看得到,同时通过激励也让一些开发受益。从这个角度来说,有点像Web2.0向3.0的进化。


最后总结一下,生态链的激励是全方面的,不管是数据也好,模型也好,开发者也好,还有社区、矿工。但是从广度、速度、效率三方面,如果要往下沉,最终的方法用芯片用硬件设计,会得到有效的方案。 


招聘信息



活动预告





近期我们正在打造行业群如果你有兴趣在公众号后台回复加入"即可参与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今日头条/知乎/腾讯新闻/凤凰新闻/百家/搜狐新闻/一点资讯/雪球 /创投时报等30多家媒体入驻账号


文章 ∣ 梦琼

编辑 ∣ 精卫

摄影 ∣ 黄硕

手绘 ∣ 精卫

©本文版权归“锌财经”所有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