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创:世界名篇《项链》精彩解读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摘要:莫泊桑的《项链》讲述了玛蒂尔德爱慕虚荣借项链丢项链的故事,展现了主人公人物性格和当时法国社会风气。而玛蒂尔德的内在美却往往被人所忽视。性格决定命运,玛蒂尔德的悲剧主要是缘于她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必然而非偶然的。

 

关键词:玛蒂尔德  项链   人物形象  内在美  必然性

《项链》是法国伟大的短篇小说家莫泊桑的传世经典名篇,一直入选我国高中语文教材。几十年来,对这篇文章的看法可谓见仁见智,尤其是对文中女主角玛蒂尔德的看法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的。


长期以来,统编教科书都认为这篇小说是一篇讽刺、批判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劣根性和揭露资本主义罪恶的小说。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欧洲文学史》——“莫泊桑对这些小市民的贪婪、向上爬、虚荣心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可笑行为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蔑视,嘲笑他们对资产阶级社会的仰慕。”《外国文学简编》——“对小资产阶级道德堕落的批判和对中小资产阶级卑下的精神世界的嘲讽。《简明外国文学史》——“这篇小说反映了金钱世界降临到小人物头上的悲剧,讽刺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理,表达了作者对奢靡庸俗的上流社会的反感。《外国文学名篇选读》(下)——“通过路瓦栽夫妇因丢失一串项链而酿成的生活悲剧,讽刺和嘲笑了小资产阶级爱慕虚荣、一心向上爬的劣根性”,“他们不安于现状,对有钱有势的大资产者往往垂涎三尺,艳羡不已。”


然而,俗话说“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凡是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会给人们解读文本的无限机会。前段时间,为了给两个班级上《项链》一文公开课,便主要从人性的角度,对文章主人公的内在美以及人物悲剧的必然性作了粗浅解读。


一、解读玛蒂尔德身上体现出来的内在美。   

爱慕虚荣、奢靡庸俗似乎是贴在玛蒂尔德身上的标签,但用心品读文章,就会发现在主人公身上有很多值得肯定的东西,就是人物的内在美。


1、歌颂了玛蒂尔德夫妇之间坚贞的爱情生活。

从小说里我们确实可以看到,虽然玛蒂尔德对路瓦栽没有好感,还时常抱怨他,但路瓦栽依然对他一往情深,不只是从物质上支持她参加舞会,还在精神上支持玛蒂尔德参加舞会。为此,小说中写道:“她狂热地兴奋地跳舞,沉迷在欢乐里,什么都不想了。 她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陶醉于成功的光荣,陶醉在人们对她的赞美和羡妒所形成的幸福的云雾里,陶醉在妇女们所认为最美满最甜蜜的胜利里。 她是早晨四点钟光景离开的。她丈夫从半夜起就跟三个男宾在一间冷落的小客室里睡着了。那时候,这三个男宾的妻子也正舞得快活。”


这个细节中,有三点特别值得我们在意,一点是玛蒂尔德跳舞的狂热劲,几乎无法形容。倘然没有她丈夫的允肯,玛蒂尔德是休想。这里,我们还有一个设想,一个孤男寡女,没有一个男的跟她跳舞,那就几乎等于自恋了,这是不可想象的一件事情。


第二个细节是,玛蒂尔德跳舞的时候,她丈夫是在干嘛?是在甘心情愿地睡大觉。而且是“从半夜起就跟三个男宾在一间冷落的小客室里睡着了。那时候,这三个男宾的妻子也正舞得快活。”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简直就是一种毫不利己,专门“利老婆”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我们撇开法国社会当时的风气不说,单是这样一种自我牺牲的意识就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第三点,我们看玛蒂尔德是什么时候离开的?是“她是早晨四点钟光景离开的。”我们假设舞会不是从晚上七点半开始,而是从晚上八点钟开始,那么玛蒂尔德在这个舞会上出了几个小时的风头了?整整出了八个小时的风头了。 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出她们一直是在跳舞。且是跟别的男人们在跳舞。


然而,我们还要注意的一个事实是,玛蒂尔德两口子的坚贞爱情到关键时候还是显现出来了。在项链丢了时,路瓦栽是毫不犹豫地、想方设法地去寻找。丝毫没有抱怨的意思。 在遇到还钱之时,她丈夫丝毫没有舍弃,相反还在拼命奋斗。而更为感动的是依照当时法国社会的风气,没准玛蒂尔德早出卖色相换取钱财去了。然而,这样的事实毕竟只是我们的推想。

  

中国有句俗语,叫“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但玛蒂尔德和路瓦栽夫妇却并没有独自飞,而是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偿还了巨额债务,最后换来坚贞的爱情。这种经受磨难考验的爱情,是让人肃然起敬的。 


2、体现了女主人公的诚实守信与责任担当。

她原本是个向往奢华生活却好吃懒做的女人,但在遭遇困顿之后,却不得不面对艰辛的生活,一改过去的颓废与自怨自艾,而是选择了信守契约,选择责任与担当。最后经受了十年的辛苦,还清了债务。


曾经,“在妇女,美丽、丰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惟一的资格。”这是她的观点。 因此,她对于她的生活的一切,只有两种判断标准,不是“为着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就是为生活而“不断地感到痛苦”。“住宅的寒伧,墙壁的黯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一切“都使她苦恼”。


此外,她还看不起她家的小妇人,“她看着那个替她做琐碎家事的勃雷大涅省的小女仆,心里就引起悲哀的感慨和狂乱的梦想”。


而一旦生活的际遇改变以后,玛蒂尔德的一切都改变了。“路瓦栽夫人懂得穷人的艰难生活了。她一下子显出了英雄气概,毅然决然打定了主意。她要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她就设法偿还。她辞退了女仆,迁移了住所,租赁了一个小阁楼住下。”

  

她家的吃的,喝的,用的,所有生活中的事务都变成了她的份内之事。

“她懂得家里的一切粗笨活儿和厨房里的讨厌的杂事了。她刷洗杯盘碗碟,在那油腻的盆沿上和锅底上磨粗了她那粉嫩的手指。她用肥皂洗衬衣,洗抹布,晾在绳子上。每天早晨,她把垃圾从楼上提到街上,再把水从楼下提到楼上,走上一层楼,就站住喘气。她穿得像一个穷苦的女人,胳膊上挎着篮子,到水果店里,杂货店里,肉铺里,争价钱,受嘲骂,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节省她那艰难的钱。”

  

“这样的生活继续了十年。”

“路瓦栽夫人现在显得老了。她成了一个穷苦人家的粗壮耐劳的妇女了。她胡乱地挽着头发,歪斜地系着裙子,露着一双通红的手,高声大气地说着话,用大桶的水刷洗地板。”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虽然玛蒂尔德辛苦了十年,在极乐公园再见她的朋友之时,她还是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之情。


“我还给你的是另一挂,跟你那挂完全相同。你瞧,我们花了十年工夫,才付清它的代价。你知道,对于我们这样什么也没有的人,这可不是容易的啊!……不过事情到底了结了,我倒很高兴了。”

  

“对呀。你当时没有看出来?简直是一模一样的啊。”

“于是她带着天真的得意的神情笑了。”

由此可见,生活的巨大变化,把玛蒂尔德内心深处好的品质激发出来了,她这些诚信、担当、勇敢的精神,也默默感动了读者。


3、勇于向命运抗争的女性形象。

七八十年代的各种教科书认为玛蒂尔德是“一个不自量力追求享受、爱慕虚荣的小资产阶级女性的典型形象”,“通过《项链》女主人公这个典型人物的司悲遭遇,表达了他对追求虚荣浮华的资产阶级卑俗风尚的辛辣讽嘲和断然否定”。哪怕到了二十一世纪初,教学参考书上依然是多年来不变的论调,说是揭示了玛蒂尔德的爱慕虚荣,指出了作者对玛蒂尔德的讽刺和嘲笑态度。


对于这个观点,我一直都觉得不够客观全面——意识形态主导下的思维怎么可能客观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玛蒂尔德仅仅是一个贪图享受、爱慕虚荣的女人,那她丢失项链后十年间的含辛茹苦,省吃俭用,为还清巨债而表现出的英勇不屈、坚忍不拔又如何解释呢?

从初读《项链》至现在,历隔多年,怀疑不断。现在为教学本文,又进行深入解读重读作品并深思熟虑之,终至释然:玛蒂尔德丢失项链后的勇偿巨债分明展露了她诚实守信、重义轻利和要强坚韧等性格中可贵的一面。另外,即使玛蒂尔德为参加舞会精心妆扮是虚荣,为生活的简陋寒伧而痛苦是虚荣,那这种虚荣也只是一种外在表现。追根溯源,引发这种虚荣行为的内在心理根源和驱动力是她意识到命运的不公平,从而不肯安贫乐道、随遇而安,遂产生的对命运的拒斥、抗争意识。人物反抗意识的出场,是作者基于自身的长期体验,对当时法国中下层人民精神面貌的优越性敏锐捕捉后的真实再现。由此可见莫泊桑对下层人民既讽刺、不满、又悲悯、同情的胸襟和立场。 


(1)丢失项链前的消极抗争。

“生长在一个小职员的家庭里”,,精致高雅的陈设,优雅迷人的清谈,而小科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决定了她的愿望只能是痴心妄想时,她“非常痛苦”。在她看来,这一切对那些阔太太们来说是理所当然,而她却只能望洋兴叹,其根本原因是她没能嫁给一个有钱有地位的男子,而有钱有地位的男子无法结识她、娶她就因为她“没有陪嫁财产,没有可以得到的遗产”这些命定的、她无法选择和改变的外在条件,难道就因为家庭出身和门第低微就注定一生简陋、寒酸吗?这种怀疑和不平在她心中潜滋暗长着,她认为是“造化安排错了”。由此可见,她是不认命的,她不屈从于命运的摆布,不肯向造化低头服输,只有在她白日梦般的幻想中,才会暂退一时,给她瞬间的放松和解脱。幻影消失后,黯淡依旧的现实对于她必将是更深重的压抑和不堪。故日常生活中的她常常是“非常痛苦”。鉴于此,我们说,借项链之前,玛蒂尔德内心里对命运的隐秘对抗只能是消极抗争,是软弱无力和毫无成效的。


当玛蒂尔德在舞会上“比所有的女人都美丽”,“所有的男子都盯着她,打听她的姓名,求人给介绍”,从而获得“最甜美的胜利”时,她怎能不“兴奋”、“发狂”和“陶醉”呢?她证实了自己丝毫不比那些阔太太们逊色!她理应反抗命运厚此薄彼的不公平安排!以往,她对命运的对抗和挑战因缺乏现实的对象和环境而注定只能是自我折磨。而今,这个难得的舞会无疑是她表现自己、求证自己的理想场所,舞会上云集的名流阔妇们正是她内心深处要比肩和征服的对象。在经历了令人发疯的抑郁和痛苦之后,她怎能不千方百计地抓住、利用这个向命运挑战的契机呢?这正是她借项链的内在心理根源。最后,当她潜在的与命运较世的殷切期待终于付诸实施并成绩骄然,命运的阴霾终于败退时,她怎能不一扫愁容而欣喜若狂呢?


然而,由于玛蒂尔德现阶段对命运的反抗和不屈服仅源于物质和感性生活不满足,反抗的目的仅仅局限于跻身上流社会、与资产阶级的贵夫人们并驾齐驱。“风流动人,到处受欢迎”,所以,她的反抗、斗争只能是低级、肤浅和庸俗的。这是由她的社会阶级和她的性别角色的局限性所决定的。 


(2)丢失项链后的积极抗争。

如果说丢失项链之前玛蒂尔德对命运的抗争是不自觉的,消极无力的,那么,她丢失项链后为还巨债而劳苦十年,始终不向命运低头,跟磨难持久抗衡并最终胜利的抗争则是自觉、积极和成绩卓著的。这表现在:


“她一定要把它还清”。赔项链使夫妇二人倾其所有仍债台高筑。面对令人窒息的债款,不是退缩,逃避,而是“她早已一下子英勇地拿定了主意。这笔骇人听闻的债务是必须清偿的。因此,她一定要把它还清。”即使在厄运、灾难从天而降的危难之际,玛蒂尔德依然信赖着朋友,从来怀疑过项链的真实价值,这表明她本性的善良、单纯;她诚实守信,丢了就赔,赔时从未动过造假充真,敷衍了事的狡诈念头。这种钱财事小,礼节信义事大的做法显示了她性格中可贵的侧面。可以说,她善良单纯、重义轻利的性格底色是她能够与命运顽强对垒并最终胜利的深厚根基和保证。


“整整还了十年”。为还债,玛蒂尔德如换了一个人。“家庭里的笨重活,厨房里的腻人的工作,她都尝到了个中的滋味。”她为了一个目标而苦心孤诣,吃苦耐劳,“磨坏了她那玫瑰色的手指甲”,“穿得和一个平常老百姓的女人一样”,“对价钱是百般争论”,“而且难免接骂”。在此重压下,她“看上去是老了。她变成了劳苦家庭里的敢作敢当的妇人,又坚强,又粗暴。”从中我们可以推知玛蒂尔德付出了怎样艰辛的劳动,她那双变得粗糙通红的双手是她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搏斗的见证!从年轻漂亮的少妇蜕变成又老又苦的妇人,整整十年间,肉体上、心理上该经受了怎样的忍辱负重呢?面对这难能可贵的要强和坚韧,我们怎能视而不见呢?


也许有人会说,她是被逼无奈呢!她还能怎么做呢?不是的。作为一个“面庞儿好,风韵也好”的美少妇,在舞会上大显交际才能,连“部长也注意了她”的美人.如果她纯粹是一个爱慕虚荣和浮华的享乐主义者,为了还债不择手段,那她想在当时荒淫糜烂的法国中上层社会捞足还债的钱财绝不是无机可乘。她只要愿意(像《珠宝》中的朗丹夫人那样),她完全不必付出十年辛劳的惨重代价。然而,她“英勇”而毅然地选择了做“苦役”,选择了用辛劳和汗水移开命运设置的拦路大山。勇于承担责任,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残酷的现实命运,真正现实地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


因此,面对“古怪”和“变化莫测”的命运、时有不测风云和旦夕祸福的生活,玛蒂尔德勇往直前,终于以人的主观能动力量对抗了命运的捉弄,这种对命运的正面斗争是自觉的、积极主动的,是充分显示了人的价值和力量的。


二、解读《项链》玛蒂尔德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项链》是一篇深得大家喜爱的小说, 通过教学, 学生既感受到了她身上美好的品质,而对好爱慕虚荣、贪图奢华的危害性也有较深刻的认识。但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学生总是片面地认为, 玛蒂尔德虽然爱慕虚荣、贪图奢华,但如果项链没有丢失,悲剧就不会发生。他们认为玛蒂尔德的悲剧是偶然性的。如果认识不到悲剧发生的必然性, 理解不了人物命运是由人物性格决定的这一客观规律,这就无法真正理解小说所揭示的深刻的社会意义了。所以,在得到孙宗良老师点拨后,启发了我的教学思路:一定要引导学生认识性格决定命运, 认识悲剧发生的必然性。


为此,我对教学设计做了改进,主要针对丢失项链与没有丢失项链两种情况设计了以下三个小问题:

1、假如玛蒂尔德没有参加舞会, 玛蒂尔德就会幸福吗?

毫无疑问是不会的。玛蒂尔德知道有舞会后, 参加舞会前因为没有“ 合适”的礼服而痛苦为证:“她不像她丈夫预料的那样高兴, 她懊恼地把请柬丢在桌上, 咕哝着:‘你叫我拿着这东西怎么办呢? ’”———她为之“懊恼”。“叫我发愁的是一粒珍珠、一块宝石都没有, 没有什么戴的我处处带着穷酸气, 很不想去参加这个夜会。”———为没有珠宝首饰而痛苦。因此才有了借项链, 因此才有了悲剧的导火线。所以说, 如果能参加夜会而不能参加, 她肯定是会痛苦一生的。礼服、珠宝只是痛苦的直接具体的事件, 而非悲痛的根源。痛苦的根源在性格。

2、假如玛蒂尔德没丢项链, 玛蒂尔德会幸福吗?

答案也是不会的。这有舞会结束时玛蒂尔德的表现为证。“她丈夫把那件从家里带来预备给她临走时候加穿的衣服, 披在她的肩膀上。这是件朴素的家常衣服, 这件衣服的寒伧味儿跟舞会上的衣服的豪华气派很不相称。她感觉到这一点, 为了避免那些穿着珍贵皮衣的女人发现, 想赶快逃走。”如果项链没丢,,以后还有很多参加舞会的机会, 而丈夫, 一个小书记, 哪里拿得出这昂贵的服装置办费呢? 玛蒂尔德能不痛苦吗? 况且还需有许多该与之相配的珠宝,甚至于马车, 一个小书记是无论如何也置办不起的。故即使项链没丢, 玛蒂尔德同样会生活在痛苦中。为以后一次又一次的舞会邀请而痛苦。


3、假如当年就知道项链是假的, 玛蒂尔德就会幸福吗?

我觉得同样是不会。看看她在借到项链时的表现:“她跳起来, 搂住朋友的脖子, 狂热地亲她, 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跑了。”如果知道项链是假的, 她何至于如此狂喜。再看她在舞会上的表现:“她满脸笑容, 兴高采烈”、“她狂热地兴奋地跳舞, 沉迷在欢乐里,什么都不想了。她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 陶醉于成功的光荣, 陶醉在人们对她的赞美和羡妒所形成的幸福的云雾里, 陶醉在妇女们所认为最美满最甜蜜的胜利里。”这种狂热, 这种陶醉, 很大程度上是来自这挂项链给了她自信。这挂项链, 让她的虚荣心得到了最大的满足。如果事先知道项链是假的, 虽然不至于让玛蒂尔德辛劳十年, 但她就没有这一夜的狂欢, 痛苦是免不了的。

4、假如十年后拿回真项链,这就会幸福了?

不会。玛蒂尔德仍然是痛苦的, 她的人生还是悲剧。我们只要看一看她原先的梦想就能清楚地知道。“她梦想那些华美的香气扑鼻的小客室, 在那里, 下午五点钟的时候,她跟最亲密的男朋友闲谈, 或者跟那些一般女人所最仰慕最乐于结识的男子闲谈。”“她就梦想到那些精美的晚餐, 亮晶晶的银器; 梦想到那些挂在墙上的壁衣, 上面绣着古装人物、仙境般的园林、奇异的禽鸟; 梦想到盛在名贵的盘碟里的佳肴; 梦想到一边吃着粉红色的鲈鱼或者松鸡翅膀, 一边带着迷人的微笑听客人密谈。”以她如此爱慕虚荣、贪图奢华的性格, 拿回项链也不会幸福啊。你们可能会说这是丢项链之前的玛蒂尔德的梦想, 那么请看一看玛蒂尔德十年艰辛后的想法吧。“她一个人坐在窗前, 就回想起当年那个舞会来, 那个晚上, 她多么美丽, 多么使人倾倒啊! ”十年艰辛仍然不能让她清醒, 她还在为当年的舞会魂牵梦绕啊!

    

最后,我们再看看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在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资本主义恶性发展,大资产阶级当权,对人民巧取豪夺,政府中风行,社会上道德沦丧,资产阶级骄奢淫逸的糜烂生活和惟利是图的道德观念影响到整个社会,追求享乐追求虚荣,成为一种恶劣的社会风气。这种社会风气在小资产阶级当中同样盛行。由于这个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地位极不稳定,他们总想摆脱这种处境,跻身于上流行列。

  

但是,只有少数人获得成功,而大多数在资本主义的竞争中落入更悲惨的遭遇。然而,在当时,羡慕上流社会,追求虚荣,已经成为这一阶层人们的普遍心理特征之一。


综上所述,社会环境决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潮流,而思想决定了行为,行为决定了习惯,习惯决定了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玛蒂尔德的性格形成,决定了她悲剧命运是难以避免的。这就是文章主题的沉重所在。

 

参考文献:

1.邢念萱.短篇小说之王— 莫泊桑[J].江苏教育,1986,(10).

2.李林萍.浅谈莫泊桑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J].,2003,(05).

3.高方.莫泊桑小说《项链》与《珠宝》比较谈[J].写作,2004,(15).


按二维码

诗画语文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