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de in Laos | Emma身上戴的首饰,竟是用炸弹壳做的?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转载自公众号:triplemajor

 ID:triplemajor


视觉 | 旅行 | 美食  | 趣闻 | 人物


美国向老挝投下的这些炸弹,

经过手艺人的改造,

变成了今天西方市场上炙手可热的弹壳首饰,

连哈利波特里的Emma Watson 都为其代言。

而这个项目的发起者,

也同样来自美国。


     ■


PeaceBOMB by Article 22。


每个曾去过万象旅行的人,

可能都会碰到这个项目吧。



在一个满是招待西方游客的小街边上,

这些弹壳做成的勺子、胸针、坠饰,

或是啤酒开瓶器摆满了一个小摊。



有意思的是,

广告商赫然写着:

make bracelets,

 not war,

对约翰·列侬和小野洋子的

make love not war

再熟悉不过的西方游客,

必定心领神会地颔首一笑,

刷刷买下一堆吧。




我也因此买了一堆小玩意儿。

后来经过一番了解,

知道这个项目是纽约的一位女孩发起的。


PeaceBOMB的设计师、创始人Elisabeth Sude。


故事与《杜拉拉升职记》里的情节类似,

纽约奢侈品牌Coach公司市场部的小白领,

年轻的Elisabeth Suda厌倦了办公室工作,

2008年辞了职到东南亚旅行。


路来到老挝,

因迷恋于当地精美的纺织品,

于是就留下来跟当地女性学起了草木染。



中国的杜拉拉辞职后去了一趟泰国,

找回的是失去的男人;


而美国的Elisabeth去的是老挝,

学的是一门手工艺。



最后却创办了这个将弹壳变成手镯的项目:

peaceBOMB


作为美国人,

作为年轻的美国人,

作为时髦的年轻的美国人,

Elisabeth很自然地想到了最流行的创业方式:

众筹。



就像有朋友在为一位设计师出谋划策时说的,

众筹项目最喜欢的,

是那种慈善的、公益的、环保的项目,

因为这样容易受到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而且还把销售结合到媒体推广之中

(以往这两者是分离的)

这真的是今天互联网背景下,

行销方式上的一种革命性创新。




做众筹项目最重要的事情,

就是要把故事讲好。


图中的未爆炸弹在四年前被销毁,以恢复一片田地的安全。


将炸弹变成手镯,

这本身就是个非常伤感的故事。


拜“秘密战争”所赐,

老挝是今天世界上炸弹遗留最多的国家之一,

炸弹改造成生活用品,

现在已经成为这个国家的一种民间传统,

Elisabeth算是发现这个传统的少数西方人。



她将peaceBOMB项目的生产制作,设在饱受炸弹毁坏的Naphia村。


这个村里随处可见炸弹做成的

花盘、桌椅、渡船、餐具,

生活在继续,

村里一些手艺人靠着将炸弹改造成日用品,

而获得了一项美名:

炸弹猎人(Bomb Hunters)整个国家都游荡着

这些成群结队地冒险用炸弹做作品的人们。


将炸弹做成日常物品,在老挝已经成民间新传统。


他们将弹壳做成了好看的水杯。


一方面是饱受战争的创伤,

另一方面却是将这种创伤转变成创意,

积极乐观也罢,

无可奈何也罢,

总之,

炸弹制作的手工艺品,

已经成为老挝特产,

甚至取代了传统的手工纺织品。




Elisabeth组织了12名村里的炸弹工匠,

从2009年开始,

在村里的小作坊里开始了生产,

所有的手镯、项链、戒指等制品,

都由Elisabeth重新设计,

作为她的品牌 ARTICLE 22 的一条独特产品线,

放到纽约进行销售。





当然,

像所有的公益项目一样,

每一只手镯的销售所得,

都会有一部分通过瑞士的NGO组织-

Sustainable Energy Project回馈到村里。



为了将这一过程更好地执行,

2010年10月,

Elisabeth将这一项目放到kickstarter.com上,

一个月内她募集到7548美元,

顺利地帮她创立了peaceBOMB产品线,

并且还拍摄了纪录片,

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Naphia村的炸弹制作小工坊



为PeaceBOMB制作手环的工匠,
他是战争幸存者,家人死于1973年的轰炸。


Elisabeth在跟工匠沟通产品的设计。



PeaceBOMB是很时髦的!


40美元的镯子,

每位众筹项目上的支持者都能获得一只!


而且,

Elisabeth还特别强调:

一只手镯是3米的受炸弹污染土地,

 一条手链就是5米,

 一条项链则是10米!


也就是说,

当你消费了一件饰物,

 就帮助peaceBOMB清理了一片土地,

 当然也为帮助解决老挝的贫穷问题出了一份力!



看起来是商业行为,

实际上却更像是慈善行为。

对于向来热忱于拯救世界的美国人来说,

这是多么有说服力的号召!

(对了,商业的广告其实就是脱胎于宗教的号召)



可能有见识的同学会说,

peaceBOMB这类项目是后殖民,

是今天全球化背景下,

西方消费东方的一种方式。


这我表示审慎的同意,

我非但不反感,

甚至还极度赞成这类项目。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 END -


今日小编:Angelia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