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土豪王室的顶级藏品--卡塔尔阿勒萨尼收藏展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铭心撷珍——卡塔尔阿勒萨尼收藏展”(Treasures from The Al Thani Collection)于2018年4月17日至6月18日亮相故宫博物院午门和西雁翅楼展厅。展览共设两大部分:“瑰丽梵星:印度高级珠宝展”(Gems and Jewels from India)和“皇室臻选:艺术珍品展”(Masterpieces from a Royal Collection),呈现来自阿勒萨尼收藏(The Al Thani Collection)的270余件珠宝杰作和280余件稀世珍品。 


阿勒萨尼收藏(The Al Thani Collection)因收藏众多顶级印度珠宝以及设计灵感源于印度的珠宝而广为人知,隶属于阿勒萨尼收藏基金会。该基金会尤其注重收集古代近东地区、古埃及和古希腊的珍贵文物,还包括非洲部落和美洲艺术、伊斯兰手稿和装饰艺术、欧洲宫廷艺术和皇家珠宝等门类。


阿勒萨尼家族中的谢赫·沙特·阿勒萨尼与玛雅萨公主,,成为了整个卡塔尔文化艺术事业的建设者,更是卡塔尔王室于世界艺术市场上最为活跃的收藏者。



“瑰丽梵星:印度高级珠宝展”

印度高级珠宝展”带来了一系列印度珠宝艺术的巅峰之作,总计270余件(组),呈现了从莫卧儿王朝直至现代的印度珠宝艺术。

本部分展品中引人注目的藏品众多,其中不乏富有历史意义的皇室珍宝配饰,以及卡地亚等欧洲知名珠宝制造商在印度传统珠宝形式启发下制作的精美珍宝。本展览将带领观众踏上一场从16世纪至今的印度珠宝奇异之旅,感受跨越五个世纪的精致艺术品味和完美手工工艺。



“皇室臻选:艺术珍品展”

展出共计280余件来自世界各古代文明的文物和现代艺术佳品,前后跨越5000年历史,见证了人类创造力的发展,均为罕见的历史瑰宝。其中多件艺术珍品均为世界范围内首次向公众展出:横贯中亚、近东、埃及、希腊乃至地中海的珍贵艺术文物可追溯至远古世界;来自古代中国、非洲和美洲的艺术珍品则涵盖了神灵崇拜、皇家品味和技术成就等广泛主题;丰富的艺术品展现出伊斯兰世界的多元艺术;来自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的一系列欧洲展品则呼应了古典时代。 



让我们欣赏一下其中部分展品吧:


阿拉伯南部的高浮雕石碑的一件典型的丧葬艺术品,代表着一位女祭司正在向太阳女神求情的场景。石碑上的这个人物身着短袖百褶衫,佩戴精致的金项链,左手握着一捆象征生育的镀金小麦。这种形象的石碑是阿拉伯南部经典的作品风格,伦敦大英博物馆有一件与此极为相似的公元一世纪作品。


凯瑟琳大帝祖母绿胸针

俄罗斯;约公元1750年及之后

祖母绿,钻石,银,黄金

高4.5厘米,宽4.5厘米


皇室成员头像

埃及

公元前1473-前1290年

红碧玉

高9.6厘米,宽6.1厘米,厚7.5厘米


永乐青花葡萄纹盘,景德镇,中国;明代,公元1420-1430年

瓷器

直径43.2厘米


瓷盘施以钴蓝色釉下彩,绘有三串同株带叶葡萄。中国的瓷器在伊斯兰世界备受珍视,在宫廷中都是与最奢侈的金质器皿一同使用的。盘体上镌刻的铭文为我们了解它的历史提供了一些参考。


底刻着第一位记录在案的所有者的捐赠文字:“由萨法维(公主)马欣·巴努捐赠给拉扎维宫”。盘子制成于15世纪20年代,很可能就是在那个时候进口到伊朗的。当时伊朗在帖木儿帝国统治之下,而历代帖木儿统治者都热衷于收藏瓷器。沙·贾汗1628年-1658年在位,他不仅是印度莫卧儿帝国的君主,也是一位满怀热情的收藏家,正是他在阿格拉为纪念自己的妻子建造了著名的泰姬陵。



贾汉吉尔的酒杯,印度北部,1607-1608年
这个酒杯以中国瓷器造型为基础,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有确切纪年的莫卧儿帝国玉器,由贾汉吉尔皇帝亲自定制,酒杯外部装饰有皇帝的名字和头衔,以及两首波斯诗歌的四行诗节。


印度北部,公元1660-1680年

玉,红宝石

底足上有银质支撑环,刻有汉字和一个“璞”字刻印,“璞”意为“未琢之玉”,以及一首乾隆皇帝于1756-1794年间所作的诗

高2.5厘米,宽6.1厘米,长8.4厘米



花瓶– 法贝热

圣彼得堡,俄罗斯;公元1899-1903年

黄金,珐琅,软玉,钻石,红宝石

高25.5厘米,宽13厘米,厚11.2厘米


阿格拉钻石印度,早于公元1526年

于19世纪8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进行改良

钻石,浓彩粉色,净度VVS1

高1.87厘米,宽1.7厘米,厚1厘米;

重28.15克拉


阿尔乔特 II

印度,约公元1760年,于1959年和2011年进行改良

钻石,等级D,内部无瑕

高2.6厘米,宽1.6厘米,厚0.6厘米;重17.21克拉


孔雀图案羽饰

巴黎麦兰瑞,公元1905年

黄金,铂金,钻石,珐琅

高15.5厘米,宽6厘米

以卡地亚为代表的欧洲“印度风”,这一件羽饰为孔雀图案,为蓝色和绿色的结合创造了条件,这在19世纪的欧洲珠宝中是十分特别的。


皇室尖晶石项链

印度北部;尖晶石,公元1607-1608年,1754-1755年

现代串绳,尖晶石,珍珠,祖母绿,黄金

长51.8厘米

对珠宝的崇拜渗透进印度文明的方方面面,印度教和经典中,诸尊神、佛、菩萨均华服璎珞,无比庄严。梵语文献中,古印度人将钻石、珍珠、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锆石、托帕石等9种珠宝比拟为9颗星球,认为由这“九珍宝”(navaratna)组成了宇宙。与中国传统文化赋予玉石丰富的寓意相似,印度人也同样认为每一颗宝石都寓意深远,或表征寰宇深意,或求庇吉祥星象。


玛蒂尔达·波拿巴玫瑰胸针

巴黎,法国;约公元1864年

钻石,银,黄金

高14.6厘米,宽11.4厘米,厚5.1厘米


纳瓦纳加尔红宝石项链


虎眼钻石直径2.6厘米,厚1.7厘米;

重61.5克拉

这件富丽堂皇的头巾配饰堪称20世纪早期印度王公与欧洲珠宝商之间创造性交流的典范。头巾配饰制作于1937年,是为纳瓦纳加尔王公迪维加辛吉设计的,选用了由纳瓦纳加尔前一任王公拉吉特辛吉于几年前从卡地亚购得的一颗特殊的61.5克拉的金色钻石。在配饰中选用了长方形切割式钻石,将传统的印度形制转变为装饰主义艺术风格设计的杰作。这件令人印象深刻的头巾配饰是为了多种用途而设计的:配饰的上部分可以移除,这样就变成了胸针。


头巾配饰中祖母绿镶嵌采取多面形明亮式切割的钻石框架之中,这种镶嵌工艺明显带有卡地亚风格


海得拉巴尼扎姆项链

印度,公元1850-1875年

黄金,钻石,祖母绿,珐琅

高26厘米,宽19.6厘米

这条项链堪称印度王公首饰中的杰作,旨在炫耀宫廷朝会参加者的力量和财富。这8颗经过修饰的大钻石采用了明亮式切割工艺,每颗重约10克拉至15克拉,代表着印度宝石琢面工艺所取得的进步。


16世纪嵌满宝石的墨水瓶与笔盒


尖顶饰品

取自迈索尔统治者蒂普苏丹王座上的8个尖顶饰品之一。这件尖顶饰品底座为多边形,其上是支撑老虎造型的支架,四周横档上附华盖,华盖饰有镶嵌珠宝的护摩鸟。


本次展览不单独售票,凭故宫博物院门票(60元)进院后可免费参观。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